为什么中国人总说“没钱消费”? | 陈经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基本经济数据。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
2021年由于清零较为顺利,上年基数较低,全年经济增长8.4%十分漂亮。2022年清零困难程度大增,经济增长不顺。短期增长率波动几个点,在全球百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是各国普遍现象,中国全部都是正增长,已经相当不容易。
到了2023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是以过去多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基础,可以去审视整体情况,特别多看“硬”的可持续的成果,而非短期增长率波动。
2022年虽然经济增长率偏低,但主要还是房地产、消费、服务等受“软”环境影响较大的领域不景气,“硬”的物质生产还是继续有相当不错的成绩,而这正是观察中国经济的要点。
“硬”的往往需要多年基础,扎实可靠,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成就。而“软”的经济指标起起落落,受短期情绪影响较大,虽然吸引眼球,但其实是围绕硬指标起伏的,好的时候不宜过于兴奋,差的时候也可以淡定一些。
本文将通过数据说明,中国在硬指标物质基础上,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而这是发展消费的坚实基础。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需要转型,扩大消费,这个任务有全球最好的发展条件,必然成功。
分配制度改革等“软”环境建设,我们有很多还没有动用的“大招”,之前没拿出来的是因为更注重发展基建、产业链、科技等打基础的重要任务。我们储备的“势能”很好,物资和产能储备充足,只要改革将障碍消除,抽掉挡板,势能向动能转换,消费就能获得不错的发展动力。
2023年到了拿出大招的时候了。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人均农业GDP已经是主要国家里最高的,2021年人均914美元大幅超过美国的667美元,农业GDP总量是美国的几乎6倍。这说明中国发展消费的农业物质基础已经充分具备了。
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三产里面,农业增长情况最好。
202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增长0.5%。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克服了南方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实现了增产丰收。
早在2000年以后,中国农业就进入加速发展期,2021年农业GDP是2000年的7.2倍。我们的农业产出物质基础真的是很好了,很多人发现,吃吃喝喝的供应极大丰富,也负担得起。其实已经是世界最强的水平了,只是大家多少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
从4元的超市奶茶杯泡热水喝,到3元一个的草莓、车厘子整箱猛吃,从低价到高价,食品供应非常丰富。而且都容易获得,网购速度越来越快,有时下个单很快就送门口了,和买菜一样不用出门。
但是价格有一个习惯的过程,需要告别“咱是穷人苦过来的”、“没钱得找老婆要”等落后思维。例如一盒草莓20个60元,有些人会觉得挺贵。但是,如果真狠下心来吃它一盒,也没谁会日子过不下去了。
从社会情绪来看,其实一次花200元买个榴莲等消费行为已经很常见了。前段时间,笔者就看到有人开车在核酸检测队伍出口卖,不长时间就卖了很多个。
从草莓、榴莲消费来看,潜力还非常大。人均草莓消费一年才30多元,榴莲也是这个数,都很少。榴莲消费增长率很高,预计之后每年都能有20%以上增长,很快就会达到人均100元。自产的草莓、进口为主的榴莲,都将成为千亿级消费市场,后续潜力无限。
其实农业,中国只是人均产出还不错,但是占世界的份额不算太高,只有30%。农业还是比较吃资源,农业GDP在全球比较分散。农业生产算是中国优势项目,但优势不是很大,以后还需要多进口农产品来消费,资金不是问题,也会受各国欢迎。
在一些主要工业生产项目上,中国的优势更大。例如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工业产品。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来看,各领域都有较为坚实的基础,总量就根据市场需求出现或正或负的浮动。
1-11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9.35亿吨,同比下降1.40%,比起前三季下降3.4%有所恢复。11月,全国生产粗钢7454万吨、同比增长7.30%,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283.42万吨、同比增长12.30%。
这里要正确理解2022年钢产量的小幅下降。中国钢铁生产情况非常特殊,可以说是世界经济从未有过的情况,再增长反而是不可理解的。钢铁生产并无产能问题,主要还是市场需求影响下降了一点。10亿吨以上的产出仍然是惊天动地的,是第二名印度的8倍多,占世界总产量的55%。钢铁发展历史上,从2亿吨到10亿吨都是中国创造的产量纪录。凡事总有尽头,产量如此之高,到极限了再要增长实在没理由了,只要维持住都说明行业在持续创造巨大的价值。
美国1945年钢产量占世界64%,比例很高,但只有8000万吨,只能说是其它国家没发展起来。中国年产钢超10亿吨,应该会是世界历史上永远不可打破的纪录了。能多维持一年,都是在延续奇迹,不需要再苛责增长了。
印度2022年前三季粗钢产量增长6.4%,但仍只有9327万吨,全年钢产量估计约1.2亿吨。从印度可以看出,中国占比50%-55%的工业品是个什么级别的产出,地位有多稳固。
假设印度将全球第二的1.2亿吨粗钢产量翻倍,达到2.4亿吨,从过去的发展轨迹看这是比较困难的,10年应该不行。但即使实现了,假设中国与其它国家产量不变,我们钢产量全球占比也只是从55%降到52%。要将中国的占比降到50%以下,印度得增产166%达到3.2亿吨才行。
水泥情况类似,2021年中国水泥产量23.6亿吨,占世界54.8%。2022年房地产不景气,水泥产量21.2亿吨,同比下降10.8%。假设其它国家水泥产量与2021年一样,则全球变成40.6亿吨,中国份额仍然超过一半有51.6%。
与钢铁相比,中国水泥行业还要更强一些。至2021年中,中国建材一家在全球承接了379条生产线,全球市场占有率65%。由于水泥远距离出口不方便,主要是本地生产,连发达国家也在用中国的智能化生产线技术和装备,替代、改造、升级原有产线。
2022年前11月布产量333亿米,化学纤维产量6177万吨,是个什么规模?背后的常识是,我国纺织业规模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门类最齐全,在高性能材料上有较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同样原理,中国纺织业要在这么大的规模上再来搞增长,实在是有点为难,随着全球景气程度的变化起起落落是正常节奏。
2021年中国煤产量41.26亿吨,占全球81.73亿吨的50.5%。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煤产量增至83亿吨,而中国占比将超53%。
2015年,中国平板玻璃产量全球占比就超过了50%,2021年到了60%。上图是2019年浮法玻璃全球产能分布。以前我们主要关注高耗能、高排放,现在和煤炭生产一样,节能减排也要关注。但是最近几年又发现,巨大的生产规模也有其正面意义,环保、节能目标要辩证看待。
电子消费品、家电方面,中国个人电脑、空调产量占全球约80%,智能手机和彩电超过65%,冰箱、洗衣机超过50%。这些制造业产品占比,可能比典型工业品的50%份额更高,但是领先的幅度反而不那么可靠,变动相对容易。因为生产涉及的能源和物料总量倒不一定多,只是各种部件较多,生产线挪走变得就比较快。例如智能手机占比一度超过90%,后来就转了不少到印度、越南去。
对此也要有正确认识,不要用“恐慌”的情绪观察。如果中国占比高到80%都要慌,那别人还怎么过?和钢铁、水泥类似,这说明中国的产能高到什么程度了,不太可能增长了,甚至肯定是要受需求因素影响跌一些的。一个是总需求就这么多了,一个是别人受不了。
正确的理解是,中国的“血槽”厚到超乎想象。能够把份额做得这么高,也就有能力发展消费。最起码我们普通人用上不错的电脑、智能手机、家电不是问题,不比发达国家差。发达国家这些产线现在都不多了,一些国家历史上就没有这类产线,有产线的也大部分转移走了,但是消费都发展起来了。
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在中国消费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过程中,电子消费品和家电产线也主动的、被动的部分转移走。我们不应该将中国理解成“工人靠在制造业产线打工赚钱消费”,第二产业就业在2012年达到高点2.32亿人,之后逐渐下降将要跌破2亿人,门类还非常分散。富士康产线工人也就约80万,只占中国出口的1.5%。
现在中国总体情况是位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更接近发达国家,人均GDP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几年的事。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30%,和农业GDP占比差不多,人均工业增加值已经接近了一些发达国家(普遍存在高估现象)。历史上,发达国家通过发展服务业创造了主要的就业,农业和工业就业大部分都转过去了。
很多人无论是唱衰,还是没信心,对中国的心态都比较偏执。似乎目标不是发展经济,而是所有产业全球份额占比都只能增长,50%份额都受不了,只要跌就是不行。这绝对是扭曲的、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一些行业曾经搞到90%之类的极高份额,是全球化推进期特殊的行业聚集现象。历史地看,分一些份额到全球也是正常的发展,没必要全占,也不可能,别人会琢磨着搞些逆全球化操作。可能要等份额稳定一段时间后,情况会较为清楚。如果中国份额从90%降到50%稳下来了,就觉得好像50%也不错,其实可能20%都不耽误消费发展。
制造业就业也是,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要如何,说制造业工作辛苦招工困难,又觉得就业减少不好。中国制造业的大趋势其实是机器换人,而不是产线迁移。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说明,2021年中国每万名员工322台机器人,首次超过美国(274台)。2021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26.82万台,首次超过全球51.7万台的一半,增势强劲。
这个趋势在2022年仍然得到延续,2022年前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40.26万套,同比降2.6%,产量下降一点是因为市场波动,国外需求下降所致,国内需求仍然很强劲。行业人士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销量将达30.3万台,较上年度的26.13万台增长约16%。汽车和新能源行业起了很大的拉动作用,2023年仍然会很不错,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速预期为20%至25%。
对制造业发展趋势,总体的观察要点是贸易顺差。中国2022年顺差要冲到8700亿美元大创新高,非常充足。未来还有汽车、光伏等高增长大类产品,能提供更多顺差。中国进口了全球最多的巨量资源,但制造业基础极为雄厚,顺差一再冲高,中国优势大到超乎想象。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汽车生产2748万台,同比增长3%。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大幅超过德国来到世界第二,很多人预计2023年会超过日本。
汽车业产业升级成功,成为中国又一个有全球竞争力的超大规模行业。汽车进出口刚从逆差转成顺差,按历史经验将会提供巨额顺差。汽车可不是一般行业,是要震动全球的。
2022年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67.8%、86.7%,是经济发展的大亮点。国际上又将出现几个中国占比50%-90%的重要产业。
其实按正常套路,应该是主动减少顺差,追求贸易平衡,如果要推广人民币,甚至要学习美国搞逆差输出货币。这方面困难较大,关系好的能力不行。可能需要一些创新办法,如将组装工厂主动转移到友好国家。无论如何应该有概念,中国的制造业基础极为扎实,竞争力极强,能够给消费提供非常好的基础。
多个工业领域的产出占全球超过50%,与第二名有数量级差距。如果是高增长状态,那就都说好。但有不少规模已经太大了,一些还要整顿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目标,从GDP增长率角度来说,就会觉得是拖累。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以“生产国”为发展目标,不少领域已经很难增长了,很多生产领域都出现了“顶部”迹象。这不是说成本高,产业要转移出去,是需求就这么多了,全球一半以上了,到了物理意义上的极限。
如果发展的目标不是没完没了地扩大产能,而是消费,有绝对充足的物质生产能力总不是坏事。这些年中国与其说是产能过剩,不如说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产业实践。产业“搞到了头”,它会如何?首要的意义是极其强大的竞争力,而不是过剩的麻烦。
这些产量巨大的工业产品,本身不会增长了,要如何帮助经济发展?这就是我国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的事,有顺利的,也有不顺的,非常值得总结。
巨量基础工业产能的一大效果是帮助出口,国际竞争力无敌。很多制造业出口,多半不是只有中国能做,全球化技术扩散,生产技术并不是秘密。但规模效应非常厉害,有规模才能降成本、也必定能降成本,这是搞制造业的人都知道的核心效应。
人工占制造业成本的比例,各行业不同。通常制造业物料成本会是大头,一般要占70%-80%,其余是水电、能源、人工成本等等。各行业区别较大,有的是人力密集,有的是高耗能、耗水,人工成本还不到10%。另外还有工厂固定运营开支和前期投入,要摊薄在产品里。
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就在占七八成的“物料成本”上。对单个企业,物料就是自己不生产的上游产品,自己优化到尽也只是在20%-30%的能源、人工成本里折腾,趋势还是不断上涨。单个企业的优化,规模效应很有用,人熟练了、流程顺了、生产效率高了,海量规模摊薄固定成本开支。但是物料还是得找上游买,大买家会有折扣,规模效应有用,但还是上游决定的。
一些物料,也是上游供应商生产的,如果有“全产业链”,也来一起优化,效应就厉害了。从国家来说,这是中国的独门绝技,目前还没有第二家。
全球供应链越来越复杂,产品涉及的工厂分布在全球多地是很正常的事。苹果供应商的工厂并非全在中国,2020年苹果200大供应商有610个全球工厂,大陆有159家供应商的259个工厂,日本96个工厂,东南亚91个,美国49个,台湾37个,韩国30个,印度9个(2021年增加到11个)。起码苹果的供应商工厂分布得还是很散的,通过现代供应链管理串起来高效全球化生产是可能的。
但产能规模无论如何是非常重要的,苹果手机95%在中国生产,集中在郑州、深圳、成都等几个地区。即使如一些机构说的要2025年分25%到印度,远期40%-45%到印度,也不会全球到处分散。需要聚集的还是会聚集,规模效应永远是成立的。
苹果公司这种超级大公司,有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极大的规模和极强势的上游地位,才能将分散在全球的产业链统合起来,而且是在特殊的消费电子行业,才能这么玩。中国在许多行业都搞起了全产业链,而且“普适性”很好,不需要库克来搞供应链管理,就是扎堆开厂按规矩下单,就什么都有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了人类社会市场经济供需体系的巅峰,效率遥遥领先其它国家,规模就是最大的武器。
一个产业规模做到头了,没法增长了,但是它规模大到第二名的十倍,就提供了一个极致的效率在那里。这样的产业一多,整体经济体系的效率就出奇迹了,从最小的打火机,到最大的航空母舰,都能以世界最高的效率生产。不仅是成本低,还有海量供应、生产速度。
反直觉的是,中国甚至连产业灵活性都是最好的。忽然出现口罩、防护服之类的巨量需求,想要短期增加海量供应,只有中国做得到。其它国家的灵活性就体现在放弃代价较小,行业出变局了,干脆不做了,也确实“灵活”了很多次。但是全球经济总会有不少一直存在的需求,不是说忽然就创新把老行业杀死。没有这么多创新奇迹,主要还是稳定的行业在内部不断优化。
只有在中国,才发现工业生产优化空间还很大,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生产效率提升。许多出口行业,中国产能是第二名的十倍,而其它的上下游相关行业也是十倍甚至几十倍。这样综合来说就会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差异。经过多轮优化,成本会降到让外界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程度。
例如光伏发电,成本十年下降成了十分之一,就是中国靠巨量的规模效应实现的。光有技术进步没用,还得巨量规模,去平摊研发等相关费用,从砂子生产开始,所有的环节都要优化。这个成本优势大到美国都只能对绕道东南亚出口的中国光伏组件放行。
因此,看到中国一堆工业产品产量占全球超过50%,其最大意义是一系列制造业产品的成本优势、灵活性、供应能力、生产速度,将是第二名都难以追赶的。
一些美国公司在折腾供应链,将产线迁出中国,替换供应商,如最近传言的德尔电脑。从上面的分析就知道,能这么做的公司不多,需要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如果美国公司付出代价搞这种降低效率、提升成本的事,是史无前例的,结果会如何难说。就算切换成功,中国还有无数个优势产业,不会伤筋动骨。三星公司把手机产线从中国迁到越南去了,对中国没什么明显可见的负面影响,只是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基本归零了。
例如2021年中国出口笔记本电脑2.22亿台,金额1085亿美元。就算美国公司把这些金额全打掉了,也只占中国出口金额的3%。而这要折腾多少年,美国公司能控制多少份额也不好说,瞎折腾成本上升说不定份额还掉了。
如果清楚中国的工业规模优势,作为对手会很绝望。美国也确实恐惧了,只是在少数高科技领域企图保持领先。但我们“全球份额50%”以上的领域太多了,而且是全产业链,对手下不了嘴的,这样的领域还会越来越多。
说实在的,美国真挺强大的,不较量不知道。但是碰上中国这样的对手,美国人更想不到。已经想了这么多招了,关税一直加、实体名单越来越长,好象也没什么用。原因就是中国的工业规模优势,真的是超过所有外国总和。我们自己觉得一般,但对手知道厉害,只能绕着走,给逼到角落了。
二、收入分配改革,消费成为新动力
人们一般还是认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就算暂时不清楚,看点数据也就有底了。中国要没竞争力,美国政客也不会集体紧张。
人们也认同中国生产能力很不错,基建非常强大,高铁网络、城市发展,都看得到。商品生产供应也没有问题,海量的房子、车子、商品都在那放着,不用解释。
但是,中国内部普遍还在说“收入低”、“没钱消费”、“买不起房”,卡住很多年了。也确实存在就业困难、内卷竞争的问题,部分年青人心情灰暗。经济增速也确实不断下滑,6%都困难。一说扩大消费,就觉得很困难,总体来说信心不是很强。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把数据摆上来,把问题的性质说清楚。
首先,中国无论是收入还是消费,都是有相当不错的增长的,是绝对的世界发展奇迹。即使在经济增速不断下降的最近10年,收入和消费增长都是极为可观的。
202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是97379元,是2010年36539元的2.66倍,年均增长10.4%。这是非常可观的增长,10年翻三倍是常见现象。就业人数方面,2020年城镇非私营就业是17039万人,比2010年13051万人增加了30%。
2020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57727元要低不少,但增长更高,是2010年20759元的2.78倍,年均增长10.8%。2020年城镇就业是46271万人,其中非私营17039万,私营29232万人,另外还有乡村就业28793万人。
非私营单位就是较有保障的国有、集体单位,以及正规的内资、外资股份制公司。因为正规,所以工资数据可以全部报上来,较为可信,统计数值是全面调查的结果,个人认为较为可信。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不正规,员工挣多少钱报表说不清。统计数值是抽样调查的,个人认为存在低估,抽样调查的人自己说收入往往会说低。私营就业平均工资是非私营的59.3%,应该存在统计低估因素,实际也确实会低一些。
2021年城镇非私营、私营就业平均工资表
这个收入增幅还是不错的,也符合人们10多年来的感受,起码也是翻倍。另外物价在国际上算稳定,商品供应能力保证了收入上升不是通胀的结果。如果通胀说不清,可以看汇率。很多发展中国家以本币计收入增加不少,但是汇率折算后就没有增长,都给通胀吃掉了。中国汇率是稳定的,以美元计就业人口收入增幅也是可观的。
消费方面,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823亿,是2011年183919亿的2.4倍,年均增长9.2%。这个增幅也是不错的,但是2020年出现了下降,拖累了增幅,2021年相比2019年两年只增长8.1%,2022年也基本是零增长。2019年相比2011年,年均增长10.5%,与收入增幅是同步的。
如果我们只看收入和消费的增幅,疫情影响消费当作特殊因素,那其实发展势头还是相当不错的。社会底层的消费能力都有本质上升,下馆子吃饭成为日常,网购消费都高速增长。即使是刚工作的年轻人,如果只是吃吃喝喝基本生活,和10年前相比,也是有明显的改善。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收入不足、没钱消费?
一个是普遍情况是,年纪不大就考虑买房,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要求,除了消费还要买房。买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就等于说先要投资再来放开消费,生活目标和别国人不一样。而且中国的买房说的不是县城房,难度低不算正经房子,通常指的是一般人买不起的一线二线房产。在房价一直涨的年代,房价涨得比收入快,就显得收入越来越差,吃喝日常消费也没劲了,反倒是一些索性不考虑买房的底层群众感觉收入上升明显。
另外,种种迹象说明,中国存在一个规模庞大的高收入群体,在收入统计之外。绝对数量庞大的高收入群体拉高了消费水平,中国在一些消费数据上是发达国家特征,国际大公司争相来发展业务,也让中国一线房产价格进入世界最高水平之列。
因此,在消费水平方面,通过口耳相传、影视剧描绘、女性群体相亲标准等途径,很多中国舆论群体出现了超越发达国家水平的过高预期,光买房一条就难以想象。而普通人,即使是收入最高的上海、北京的非私营单位员工,月入也不超过2万,收入水平与预期差距很大,只能靠家庭背景来补。因此,除了统计不着的群体,几乎所有人都被认为收入过低,仅有少数金融、IT业高收入群体能靠自己的收入满足要求。
普通员工的收入,月入4000-15000元,这在发展中国家算不错的了,增速也不错,但是相对发达国家就还是偏低。等于中国普通人的预期,是用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来满足发达国家的消费标准,自然就会觉得没钱。
那么这个预期是不是合理呢?个人认为,绝对是合理的!普通人觉得没钱是对的,想过上发达的生活,这无可厚非,也是发展动力。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不是幻想,也不是看着外国人羡慕,而是摆在眼前的,大批“先富”群体已经实现的生活。要求共同富裕,是非常正当的愿望。
所以首要任务,还是要让低收入群体增收。2011年,城镇私营企业员工月收入才1720元。2021年,约3亿私营企业员工月收入也才增长到5240元。农村的更低,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8931元,算2人养1人,2.8亿就业人口月收入也就2400元。即使考虑到一些收入统计遗漏,情况也不会有本质差别,总有4亿就业人口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
因此,中国发展目标在一段时间内,肯定会是让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增收。前一段时间甚至花了相当大的精力搞扶贫脱贫,应该说这个目标做得还不错,过去10多年增收幅度可观,底层群众生活改善很明显,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框架里发展,离发达国家收入还有不小的距离。
一边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在增收,虽然速度快但是仍然离发达生活有相当的差距;一边是绝对数量很高的“统计外群体”,已经过上了在发达国家都算是非常好的生活,高消费水平、一线高房价震憾全球。发展速度不错,但公平不足,群众本能地感觉收入不足,消费能力不够。特别是年轻人在婚恋成家需求中,经常被逼到要找“六个钱包”的境地,凸显了矛盾。而这类现象在舆论中很受关注,影响极为严劣。
另一个大的基本面,中国是优先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策略,对于创造财富的工作人群,工资回报就不是发展重点。也就是说,中国无数农民工、建筑工、产线工人、公司白领,确实在高效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组织下,创造了在全球遥遥领先的巨大财富,大家都看得见可供分配的财富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可以说是人类经济的最大奇迹。但是在财富分配上,就有重资本、重投入、重积累,压低工作报酬的倾向。
这是因为,中国是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快速发展起来的,肯定是要走高积累、高投资的路线的,先把基础设施、全产业链、自主科技体系建起来。哪怕就是为了促进消费,也是以投资拉动经济、经济发展了消费自然增长的方式进行。这不是落后,反而是快速发展的先进经验。中国的消费发展速度远超任何国家,一些项目人均消费都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
如果经济高速发展,那么重投资、重积累,即使消费不作为发展重点,结果都会是很不错的。例如同样起点,中国消费占经济的40%,不如人家占60%的份额高。但是30年人均GDP翻了30倍,人家即使能有翻5倍的不错经济成绩,中国人均消费也会是别人的4倍。这就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区别,虽然印度是消费拉动,但中国人均消费是其数倍,而且消费质量要好得多。
但是在这个发展策略中,工作报酬就不宜过高,要以相对低的人力成本快速建设起国际领先的基础设施和工业体系。在“建设成果优先”的价值观里,这是隐含的、不言自明的操作办法。只有在行业因收入过低招工困难时,才会提高收入,有时提高的速度还不慢,企业经营者甚至抱怨工资上涨过多无法承受。即使收入快速上涨,中国的经济体系也还是有意压低了工作报酬。
我国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统计标准模糊,但通常认为是约40%。按人均收入中位数算是37%,按平均值算是43%。美国是80%,统计标准差异很大,但是人均收入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比中国高得多是肯定的。
要注意这是“工作报酬”,按前面的统计原理,“资本报酬”不是这个原则,有能力、有门路的中国先富群体,暴富的速度、财富总量是极为惊人的。建设速度越快,财富积累越快,再到A股上市,暴富速度更快。
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太好的,类似资本主义本质弊端的大问题:劳动者收入不够,消费能力不足,无法消化生产的产品,出现产能过剩、赚钱不容易、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速下滑等宏观经济问题。
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随着体量暴增,速度下降,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建设接近完成,压低工作报酬的策略“边际效应递减”,好处不多了。工人再肯干活,完成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发展速度也就这样了,到处都是工程奇迹。但是,商品生产能力与普通消费者的收入不匹配的问题,却一年年日益凸显出来了。
我们有足够的外汇,足够的产能去进口资源,生产出让全国人过上发达生活的房子、汽车、消费品。从物质生产力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发达国家的实力,这个信心要有,很多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我们差远了。但是,我们没有与发达生活相匹配的收入分配结构,普通劳动者收入即使在多年大幅上涨后,仍然过低。
消费能力不足,还造成一个可能更为关键的问题,投资回报出现重大风险。我们快速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主导进行很多基建项目,靠银行体系创造信用,贷款上了很多工程,政府投资平台负债是非常高的。通过房地产卖地回收资金,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再加上金融手段押上未来收益,把循环做下来了。实际是撑得很紧的,有些地方已经把未来多年的经营收益都通过金融包装变现了。国企和民企投资也是讲回报的,生产出产品,要卖出去,投资才能体现价值,一时不顺就要靠银行贷款帮忙渡过难关。
如果因各种因素触发,普通劳动者消费情绪下降、买房投资意愿下降,资金充足的“统计外群体”又只愿意买入最优质资产,那政府和部分企业的投资就会陷入困境。这些困境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暂时稳住,2022年11月M2增速又来到12.4%的高位。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找到迅速或逐渐化解的办法。2021年的时候,问题还不严重,因为卖房卖地回收资金还比较顺利,消费增速还不错。2022年各种情况都不太好,因素叠加,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通过以上分析,从2023年起,经济发展的办法其实已经自然浮现了:大幅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民众消费和投资能力,房地产通过卖房改善行业处境,企业生产的商品顺利卖出回收资金。
有多个有利条件,让这个策略能够起作用。一是我们一直很谨慎,预留了很多手段,可以动用起来。第二,这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外部无法搞破坏,也不依赖外部资源,只要防住内部就行。第三,我们物质生产基础是具备的,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一样,只会印钱,没有配套的物资,都是白忙(美国疯狂印钱发钱真能买到商品来扩大消费,是特殊的)。
例如,许多人提出,可以向全体国民发钱,国民基本收入、一次性发钱,不少国家和地区都试过。这是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一个办法,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应该可以试点。
笔者认为,从中国经济体系运行的原理看,产业规模庞大,效率优化得很好,在这个体系里增加劳动者收入,是更好的办法。如果适度允许通胀,因为工资成本只占产品成本的10%,大幅增加劳动者收入是相对容易的。
例如,送快递的一个单赚1元,什么都不变,凭空提价变成赚2元,所有快递员就增收100%。对用户却不会造成多大困扰,25元一单的变26元,大约是4%的通胀,甚至觉察不到,不太可能不网购、不点外卖了。物业管理费稍提一点价,保安和物管就能工资大幅上涨。这样提价给员工增收的机会很多,但是需要企业协调行动,管理者没有动机。
在众多工业产品生产环节也是如此,劳动者增收100%,由于工资成本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10%,理论上产品成本上升只会是10%。允许提价10%,就有这么大的威力。当然上下游行业都提价,通胀会更高一些,但总是比工资上涨幅度低很多的。这也需要产业链进行协调,上下游要配合进行,不能把生产搞乱了。如果某些无力提高工资的行业工人跑掉,倒闭关厂,或者提价的公司需求没了厂子倒闭,经济反而会混乱。这需要政策协调,化解囚徒困境。
中国有世界经济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工业产能,生产者大幅增收的空间极大。具体的细节需要讨论,但是原则上中国普通劳动者收入大幅上涨应无悬念。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透露,近期将有促进共同富裕的大力度举措出台。从本文介绍的原理看,操作政策空间很广阔。笔者很有信心,中国将以收入分配改革为抓手,以扩大消费为直接目标,从2023年起引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化解困扰,让中国经济重回中高速增长的轨道。
由于2022年基数较低,而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2023年中国将是主要国家里经济增长率唯一高于2022年的。以此为基础,2023年中国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将一举扭转内外部预期,粉碎近年来最大一波对中国经济的舆论唱衰。
本文2023年1月29日发表于观察者网《陈经:为什么中国人总说“没钱消费”?》(https://m.guancha.cn/chenjing/2023_01_29_677668.shtml),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 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工业全球地位分析,《流浪地球2》的突破和局限在哪里?|陈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中国的官办经济》作者,微博@风云学会陈经。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